close




 

潑水節สงกรานต์,Songkran),4月13日4月16日,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,當日,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等地,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,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,這期間,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,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,新的一年重新出發。

每年傣曆六月作為一年的起始,潑水節的時間在傣曆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間推移,大約是中國清明後的第七天,即四月十三日至四月十六日,相當於中國的新年。節日活動持續 3天或 4天,第一天叫"宛多尚罕",意為除夕;最後一天叫"宛叭宛瑪",意為"日子之王到來之日",即傣曆元旦;中間的一天或二天稱作"宛腦",意為"空日"。節日第一天清晨,人們沐浴盛裝,到佛寺堆沙造塔,浴佛聽經,然後青年男女互相潑水祈福,繼而形成全村性的潑水高潮。

潑水節在泰國原名「宋干節」(Songkran),與"尚罕"一詞同源。在曼谷,人們在這一天還要用香車盛佛像及"宋乾女神"遊行,沿途接受人們的潑水祝福。在緬甸稱為「達降」(Thingyan),源自梵文,意為「運轉」。潑水節之所以命名為宋干,是因為東南亞居民相信,太陽轉入黃道星座中的第一宮——牡羊宮,當天代表新一年開始。太陽入牡羊宮應該是三月,將節日訂在四月中是計算錯誤所致,但人們都無意推翻約定俗成的觀念。

近代的潑水節起源於中國雲南,在泰國尚未成立之前,他們的祖先都聚居在中國雲南一帶,後來逃避蒙古人入侵,一部份人向南逃走;沒有逃走的,就是中國境內的傣族。「潑水節」是傣族的重要節日。中國境內的潑水節稱為「桑乾比邁」,「桑乾」發音與「宋干」(Songkran)相同,而「比邁」則與泰國的「新年」(Bee Mai)同音同義。

傣語稱此節日為"比邁",意即"新年";西雙版納和德宏地區的傣族又分別稱此節日為"尚罕"、"尚鍵",兩詞均來源於梵語 samkranta,意為"周轉"、"變更"、"轉移",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。布朗族、德昂族和阿昌族也過此節日。

潑水節的起源與小乘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係,其活動包含許多宗教內容。但就這一節日以潑水為主要活動的原始意義來說,也反映出人們征服乾旱、火災等自然力的樸素願望。

泰國潑水節

一年一度的泰國新年「潑水節」即將來臨,4月13日到4月15日一連三天,不論在曼谷或是泰國其他地方都會舉行宗慶典及各項慶祝活動,熱鬧的程度就像中國新年一般在這個時刻,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,故又稱「潑水節」。潑水的傳統習俗意謂著可以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利,重新出發新的一年。現在的潑水節則是趣味的成分居多,所以此時到泰國,若被潑的全身濕淋淋的,千萬可別生氣喔!其實潑水節的傳統,並非只有泰國才有的。像是鄰近的國家如:緬甸、寮國與柬埔寨等,也同時都會慶祝這個節目。不過,根據綠球的努力考證得知,「潑水節」本來稱為「松克朗節(Songkran Festival)」,基本上它是為了用來紀念佛教的紀元,傳統的過節方式是到佛寺去,在佛像上撒水,並將佛寺徹底做一番清掃。不過後來又增加了許多非宗教的慶祝方式,最主要的就是可以向過往的路人潑水,因此,逐漸演變成泰國著名的傳統民俗活動-「潑水節」。

 

   在這一天男女老幼都會穿著新衣,並帶著食物供品前往寺廟供奉和尚。在新年中最忙得還是家庭主婦,在新年前夕忙著打掃住家內外環境,家中的舊衣物或舊東西則放火墳毀,因為根據傳統,若不將舊東西或無用的物品丟掉的話則會帶來壞運氣,這一點跟中國人習慣在農曆年前大掃除、除舊佈新的觀念很類似。

 

   到了4月13日下午,人們會清洗佛像,同時年輕的一輩要把芳香的水倒在長輩和父母的手中,代表對父母長輩的尊敬,並祈求保佑。泰國著名的海灘渡假勝地芭達雅(Pattaya)每年都會在此時舉辦一些慶祝活動,像是食品展、花車遊行、選美比賽以及各式各樣的煙火表演等,同時也吸引不少各地的觀光客,而在清邁則會舉辦選美和遊行等活動。在泰國慎終追遠是很重要的,所以此時人們也會攜帶祖先的骨灰罈前往寺廟舉行祭拜儀式祈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泰奧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