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心靈環保"的意思是指對環境衛生的保護,以及人類生存空間的維護。為什麼要講“心靈環保”呢?
因為環境的污染是由人造成的,“環境”本身不會製造任何污染,植物或礦物也不會為人類環境帶來污染。唯有人類會製造髒亂,不但污染物質環境更是污染精神環境,從語言、文字、符號,種種形象以及各種思想觀念等都會為人類的心靈帶來傷害。物質環境的污染不離人為,而人為又離不開人的“心靈”。
如果人們的“心靈”清潔,則我們的物質環境下會受到污染。因此,我們討論環境的污染,就必須從根源著手,也就是要從“心靈”開始。
“心靈環保”雖然是新名詞,但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講“仁”、“義”、“愛”等,都屬於此一範圍,佛教講“慈悲”、“智慧”也屬此範疇,西方宗教提倡“博愛”亦不離“心靈環保”。因此,欲使國家社會富強康樂,必先建設“人心”。如何建設呢?
一、要有方向感
所謂“方向感”是指“立志”,佛教名詞是“發願”。“立志”是要有大目標,可是大目標會因時空的遷移而逐漸遞減乃至消失。人們自幼都胸懷大志,總是期待自己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,要做什麼樣的事業。然而,往往在小學時代所立的“志願”,
一進人中學便有所變動,如是從小學到大學,縱然已踏入社會,也一樣變化多端。請問諸位:“當你們念小學時,是不是已計畫將來要進入大學念書?”或許有些人一開始就擁有這種心願,然而這種人畢竟不多,大部分的人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,環境的變遷,慢慢的促使自己走向這一條路上來的。
由此可見,人先要有方向感,但是“目標”不一定要馬上建立起來。“方向”也可以說是做為一個人的基礎,從基礎點上一步步地往未來邁進。“方向”也是指盡自己的心力、體力,處處運用種種的資源、時時學習成長,只要是對社會、國家、世界有利之事,就要全力以赴,這就是“大方向”其實大方向沒有一定的目標,反而能成其為最大且是無限大的目標。
如果僅設定一個目標,結果可能會很痛苦,什麼道理呢?例如:參加大學聯考時,會填寫第一、第二、第三志願,以防第一志願沒有考取時,可退而求其次,念第二志願的學校,乃至第三、第四的志願,這樣做法,是正確的。有些人一心一意鎖定非考取第一志願不可,如果沒考上,連第二志願也不願念。
有這分志氣固然很好,或許可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如願以償,可是,有些人根本是進不了校門。基於此,我們如果能運用一句俗諺“騎馬找馬”,似乎比較妥當,縱然一時之間找不到良駒,能有一匹跛腳馬應急,也是不錯。有了這種心理準備,就是考不上理想中的學校,至少不會那麼痛不欲生。
二、邁向方向的過程須假以努力
我們在朝向“方向”的過程中是必須加以努力的,因為在每一步的前進中,隨時會遇到“山窮水盡”、“柳暗花明”的現象,但是,“山窮水盡”並不等於無路可走,“柳暗花明”也不意味著永遠有好的前程在前面等著。
我們一路往前走就好比登山,時而康莊大道,時而羊腸小徑,忽而遍處荊棘,或臨懸崖絕壁,忽而又置身於賞心悅目的自然美景中。登山未必一直往上攀爬,有時是“迂回曲折”,有上也有下,最後才抵達峰頂。在這一切的過程之中,不可否認,我們都必須仰賴因緣的促成。
有人說:“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”請問:種瓜是不是一定會得瓜呢?如果將“瓜”的種子播種在沙漠裡,且得不到雨水的滋潤,其後果如何?想必大家都很清楚。
記得在屏東大橋下有一條溪流,非常適合種植西瓜,有一年,豐收在望,不料在一夕之間由於颱風的肆虐,前功盡棄,如此辛勤種瓜,結果是無瓜可得。那麼,種豆是否得豆呢?
也是同樣的道理。不過,我們要明瞭一項事實:要想有瓜收成,有豆享用,一定要種瓜種豆,不事種植,僅盼坐享其成者,不合大理。或許有人會相信“有因一定有果”不是事實,於是說:“因果”並不可靠。其實,“果”一定是從“因”而來的,可是從“因”到“果”的過程裡,必然要有許多的條件因素加以配合,佛教稱之為“緣”。也就是指主要的條件加上環境、時間、他人及自己的配合,此即所謂“天時地利人和”。
如果因緣不具足、不成熟,強求也是求之不得。例如:種瓜若非風調雨順,亦懂得種瓜的種種技術,深耕淺裁、澆水施肥、除草培土等等的條件,從種子、瓜苗至開花結果,都必須有一番成長的經歷及照顧,才能有好的收成,這些都須配合各種條件因素再加上自己的努力,最後才有好的結果。
在人生的過程之中也如同種瓜,我們很難掌握自己的命運,所以,人在世間須“盡其在我”,本著“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”的信念,不斷地向前努力、再努力。努力的階段就是在成長自己,在成長自己的同時更要時時考慮到利益他人。如果自己沒有得到甜美的果實,而由他人獲得,我們也要以感同身受的心情為對方感到高興、欣喜、慶祝,這豈不是另一份的喜悅嗎?所以“ 因果”的過程一定要有“因緣”的配合。
三、爭取及奉獻
現在有很多的民意代表在競選中做政見發表時,口口聲聲說“願為民奉獻”,以此口號來取得選票,骨子裡是以“奉獻”為口號而以個人爭取權勢名位為目標。
社會上真正有理想、有抱負、肯為全民福祉而奉獻服務的大政治家,的確不多。然而能提出這一句口號的人,也算不錯,起碼能說一句“奉獻”,至少他必須去兌現他自己在政見會上發表的諾言;可是,如果競選落榜,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。
曾經有一位臺北市選出的國大代表,參加我主持的禪修營時對我說:“世界怎麼變得這麼美好!能來參加禪修營是如此地自然,又如此地自由自在,可是禪修營中的生活卻如此地辛苦。
”我問:“你在競選國大代表時的感受如何?”他回答:“哦!很忙,很累。”我再問:“是不是被打得頭破血流?”他說:“啊!還好!現在找還健在!這表示他如何地在緊張、忙祿之下爭取這項公職,付出努力的代價是多麼地大。我又問他:“爭取得到之後,你究竟要做什麼?”他說:“更忙,更覺得自己的責任重大。”這是一位很好的國大代表,才有這樣的觀念。
如果僅為爭取而爭取,動不動就揚言“奉獻”,這不但欺人且又騙己。反之,能以奉獻為出發點,奉獻的本身就是目標,至於是否能獲得回饋,根本不放在心上,這種觀點,和我剛才提到的,種瓜未必得瓜的道理是相通的。
再談奉獻對自己是否有好處?表面上看奉獻,好像自己很吃虧,將自己所擁有的,奉獻給大眾,到頭來,大眾究竟能給你回報什麼?自己付出那麼多,結果豈不是白忙一場,什麼也沒有得到!如果有這感受時,就要反轉念頭,應該如此想:“人,本來就是要奉獻,奉獻就是我來這世間的目的。
我的奉獻,並不表示我想得到什麼。我的生活目標就是為了奉獻,我不想得到什麼。因此,當我能為別人奉獻時,我感覺到自己很快樂、很滿足。奉獻之後,別人不懂得回韻,我不必覺得難過或指責對方不好,因為我只是完成我自己應該做的工作而已。
我不但在奉獻中自我成長,也在成長中不斷地奉獻。我能奉獻,表示我已擁有,所以才能奉獻我的體力、心力、智慧力和財力。”能奉獻且以奉獻為目標,則時時生活在充實的愉悅之中。其實,奉獻的本身就是一種回饋。
還有,我們對“實至名歸”這句話也要有所瞭解,例如我歷年來擭得一些榮譽的獎項,其實這都是國家社會頒給我的,是不是給我的回饋呢?
可以說是,也可以說不是,為什麼?因為我始終都沒有希望要得獎的念頭,可是“獎”是自然而至;對我而言,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,如果將已做過的事放在心上,老是為是否得獎而憂慮或期待,得獎時就會欣喜若狂,那不得獎是否要垂頭喪氣,乃至從此以後就不願再做任何事了呢?事實上這些想法都是錯的,我不必為自己獲頒某種獎項而感到欣慰,
可是,我卻為我們的社會感到歡喜,為什麼?因為得獎不是我個人的事,而是整個社會環境與風氣給予我們這麼一個機會,讓我們來奉獻,甚至因此而獲頒獎。能得到頒獎,也不是靠我一個人的力量,乃是有一群和我的理念相契的人,大家共同攜手分工合作,為我們的社會付出,而我僅僅是代表這一群人來接受獎勵,如此而已,也可以說是因緣促成。所以我要說:“奉獻不必要有目的,回饋是一定有的。
”一般人是用爭取獎項來做為努力的出發點;賢者與智者,當以“奉獻自我”做為努力的原動力。如此,我們的一生,將會是“萬事如意”。
四、以利他的存心,達成自利的目的
以利他的存心來達成自利的目的,這與前面所提到的“奉獻”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凡是人,都希望自己有所成就,有所成長,有一番大事業、有財富、有名望、有地位……等,這些期望誠屬正常。人一定是慢慢成長,成長後再為社會提供“奉獻”,所以一般人都以自利來幫助他人,以自利來參與社會。
譬如:公司想賺錢,於是就提出“要為大眾服務並奉獻公司的成果,將成果與社會大眾共同分享”的理念。請問:提出這樣的說明所為何事?說穿了還不是為了公司的利潤。反之,以自利利人為出發點,公司可成長得更快,縱然是因緣不成熟而不能稱心如意的成長,也不見得是白費力氣,因為目的無非是為了利他。
現今的社會,有許多問題。曾有一位企業界的老闆問我:“目前的社會,都是以利當頭,我們的公司,想從事研究發展,以便推出新的產品和技術,可惜我們所培養的人,尚未完成研究工作,就已被其他公司以高薪挖走,而且都在秘密中進行,讓我頗覺寒心,更不知是否要繼續培養研究人才?請法師慈悲指示。”
我常常告訴我的弟子,要學“不倒翁”,隨倒隨起,連倒連起。倒下以後,馬上站起來,此處不能站,退一步也可以站,甚至轉一個圈也可以站,所謂:“山不轉路轉”,山不動,人要動。如此,我們的命運自然可轉變。 從時間上來說是永恆的,從空間上而言是無限、無邊際的,如果凡事都能為人考量,則自己內心的煩惱必然愈來愈少,相對的也愈能獲得他人的尊崇,或許你在團體中毫不出色,可是能替他人設想考量,縱然不能成為領導者,此人在團體裡必定受到每一個份子所尊敬。 我問她:將來怎麼辦?"她說:“我不想將來會如何?只要現在過得很愉快就好。”我進一步問:“可是,萬一小孩將來不照顧你……”她樂觀的說:“我從不想這些事,我只想如何照顧他們就好,反正死後,總會有人料理我。”這種觀念真令人感動。 有些人總覺得自己不安全,為什麼不安全呢?沒有金錢、沒有背景、沒有人事……等等,因此,挖空心思,絞盡腦汁設法“爭取”,爭取到最後,終究還是雙手空空地走了。何不多想一些“如何為全體奉獻”,能如此想,才是安全之道。今日的臺灣,沒聽說有餓死的人,或死後無人掩埋的事,所以也有人間:“法師,您死後怎麼辦?”我回答:“一定有人來替我收屍。 ”又問:“萬一沒有怎麼辦?”我說:“也沒有關係,或者有螞蟻或者有其他的蟲類會拿我做窩、把我當做食物,這不是很好嗎?”或許有人會說:“落到這種下場實在很悲慘!”其實也沒什麼好悲慘的,死了就死了,根本沒有事。 在做壞事之前,是好人,做了一次大壞事,破案、破捉、判刑、坐牢,最後可能被槍斃。我們也看到很多惡人破槍斃前說:“請大家不要學我,我做錯了事,對不起社會,對不起父母、兒女,希望我的下一代不要學我。”唉!人之將死,其言也善。邪惡之人怎會天良發現而好話連篇呢?其實這些人並不壞,只不過一時糊塗做了一件壞事,所以,我們要以慈悲心包容所有的人,夫婦、同事之間,乃至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,都要互相包容,彼此體諒。 當然,如果能有機會讓他悔過自新,是最好不過的事,在法律上如有這種機會,見死不救,就是沒有慈悲。”
我回答:“這不是很好嗎?貴公司不是為了社會國家嗎?貴公司辛苦所培養的人才,由別的公司運用,也是一樣為社會國家奉獻出一份力量。”他又問:“是啊!不過如此一來,我的公司就很倒楣,我不得不考慮這種投資是否值得?”我說:“值得呀!不過要如何留住人,不會楚才晉用,人才不外流,這些都須靠貴公司同仁之間共同努力,你不妨從貴公司的理念、制度,重新加強建立,或許可留下人才。”
如果我們以利他為目的,縱然是發現有人要離開,或沒有如你所想要獲得預期的東西時,這個時候就不會頹喪、灰心或以為是失敗。其實失敗是成功之母,失敗也是一種過程,失敗的本身就是一種成長,所謂:“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。”世界上沒有不失敗的事,跌倒並不等於失敗,乃是經驗。
五、從整體大局著眼,從個人的成長著手
佛教常說,無限、無量、無數或恒河沙數,地藏菩薩的願心是“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”、“眾生有盡,我願無窮”。地藏菩薩的救世心願是沒有窮盡的,他是放眼於永恆無盡的無量眾生,不為個人。
記得某校有一位校工,數十年來都是以校為家,對待學校裡的學童,都將他們視為自己的小孩來疼愛,雖然他沒有結婚,可是他的孩子比誰都多,凡是該校的畢業生,都把他當成自己的親人那般地愛戴。
另外,有一位在麻瘋病院的女士,自從二十多歲住進該院至今已五十多歲,她沒有結婚,一日突然帶她的孫子來農禪寺,我很訝異地問:“你什麼時候有這麼一位可愛的孫子呢?”她說:“很久了。”我又問:“哦!是誰生的呢?”她回答:“當然是我兒子生的。”我疑惑的問:“你不是沒有結婚嗎?”她說:“是啊!”我再問:“既然未婚哪來的兒、孫?”她告訴我:“師父,這其中有一段小故事:他的父親從小就是孤兒,我一直照顧他長大,後來就叫我媽媽,他生的孩子當然叫我祖母。”這麼一位沒有結婚的麻瘋病患,擁有數位孫子,一直覺得很安慰。她以前是為兒子付出,現在又為孫子付出,每月僅以微薄的收入為孩子做衣服等,她總是想到別人,從不為自己著想。
由此可知,我們在社會上或在團體裡,哪怕是默默無聞、微不足道的人,也可以為全體想,為他人想:能做到少為自己想,生活一定過得很充實、很愉快,且會終生感到很安全。
六、以慈悲包容人,以智慧處理事
對於人,我們一定要以慈悲心來關懷、體諒、幫助。世界上只有壞事,沒有壞人,人做壞事,並不代表此人就是壞人。一般人的觀念總是認為搶劫、綁票、強暴、縱火的都是壞人,但是,往往“大壞人”只壞一次就沒有機會再壞。
當然,我們也不能因為要包容人而變成爛好人、變成鄉愿或沒有原則的人,對付何事部唯唯諾諾,什麼都好。事情是要以智慧來處理的。
曾經有人間我說:“如果有一位殺人犯,越獄逃走,結果身中一槍逃到農禪寺,師父!您如何處理?”我說:“我不考慮他是不是殺人把或是從監獄逃脫出來,先送醫要緊,如果他不願到醫院,可以請醫生出診,以人命為先。至於他到底做了什麼壞事,暫且不予理會。萬一員警找上門來問說,是否有這麼一個人逗留在寺院裡?我一定說有,為什麼?因為事實上就有這麼一個人在,我不能說沒有,也不考慮他被捉回去是否破槍斃的問題。
所以,我們是要以智慧來處理事情,所謂智慧,是包含常情與常理。常情、常理該怎麼做,就依照常情、常理去做。
文章來源:中國佛教文化
留言列表